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
搜索

苹果打算一毛都不让三星赚了

[复制链接]
豆芽 发表于 2018-4-11 11:28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      苹果先行押宝的是下一代MicroLED,而且这次选择是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」。这种新型显示技术比现在的OLED在色域、亮度和功耗等方面都有着更好的表现,在2014年对微型LED公司LuxVue收购也被视为是苹果希望掌控并量产该屏幕面板的信号之一。

      苹果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,还是一家软件公司?这两个说法一直都存在。苹果大包大揽喜欢所有东西都自己来做的行事风格,在行业内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。受到多年封闭文化的影响,iOS系统一直都和「开放性」保持着一定距离。

      但如今苹果硬件产品的成功,却离不开多个上下游企业的通力合作,以iPhone 为代表的核心产品仍然建立在一条漫长且复杂的产业链上,也获益于众多核心供应商在关键元件的研发和制造上的成功。

      苹果对供应链的重视由来已久,根据早期在Apple和NeXT中任职的Dan'l Lewin 表示,苹果创办人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位对供应链极为关注的人。很多人知道的是他在产品细节以及行销方面的出众成就,然而他在供应链领域同样有擅长的一面,甚至亲自负责运营。

      不过乔布斯并非是科班出身,所以他找来了这方面的专家,也就是现在的苹果CEO蒂姆.库克。

      乔布斯看中库克的是他在康柏公司的采购和供应链经验,加入苹果后库克便采取了一系列的外包措施来简化运营,降低成本的同时还有效加快了产品的生产周期,这至今依旧是支撑苹果产品高效周转的核心之一。

      在今年3月份,苹果发布了新一期的《供应商调查报告》,其中显示在2017年共有756家供应商负责给苹果供货。以iPhone X为例,为大众所知悉的便有来自三星的屏幕、高通/英特尔的基带、索尼的CMOS等,绝大部分苹果产品都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进行组装生产,苹果自己则在爱尔兰等地区保有少部分象征意义的「环保工厂」。

      其产业链之复杂,绝大多数用户都很难一窥究竟。而根据去年IHS Markit公司的拆解报告来看,iPhone X的成本达到新高,而且为了获得三星的柔性OLED屏幕,苹果也付出了不少代价。

      为了包揽这种面板资源,iPhone X单纯屏幕的成本价就达到了110美元,而且只有三星一家来供应苹果想要的OLED屏幕,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。短期过渡都受制于人,长远看来更加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
      因此这种情况未来可能会发生一点改变,近期的多条传闻都明确地指向了一个信息,苹果正在做进一步的整合,并为此逐渐摆脱来自三星和英特尔等一些核心供应商的控制—— 前者是屏幕,后者则是处理器。

      苹果先行押宝的是下一代MicroLED,而且这次选择是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」。这种新型显示技术比现在的OLED在色域、亮度和功耗等方面都有着更好的表现,在2014年对微型LED公司LuxVue收购也被视为是苹果希望掌控并量产该屏幕面板的信号之一。

      为了尽可能避免核心技术的外泄,从Bloomberg的报导来看,苹果已经将工厂设在了加州总部附近,虽然这种小规模的实验还打不到量产的目标,而且三星、LG等品牌也同样处于研发和专利布局中,但已经足以支撑苹果度过研发阶段。

      如无意外,这种屏幕会首先运用在Apple Watch上,或许还有被猜测了很久的苹果AR装置。

      这种对核心部件的研发动作,很难不让人回想起苹果自研芯片的历程。2008年,苹果低调收购了芯片制造商PA Semi,两年后我们在初代iPad上看到了首次亮相的A4芯片;到现在,苹果已经让iPhone和iPad全部采用自己设计的A 系列芯片,而在iPhone 3GS之前,苹果还一直是三星ARM芯片的忠实盟友。

      可解决了行动端还不够,现在桌面端也成为了下一个目标。如果Bloomberg的消息属实,那么在2020年后,来自英特尔的芯片可能也要和苹果Mac电脑说再见了。

      和昨天所报导的一样,苹果最终的目的,是让包括Mac、iPhone、iPad在内的所有设备都能更无缝地协作。

      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在R&D(研发费用)上的支出,在之前的财报中这个指标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,过去5年里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一直在提升。

      持续研究新产品自然少不了烧钱,但苹果这笔钱花在哪里?根据分析师Neil Cybart的研究,明面上来看,大概囊括了AR眼镜、Titan汽车以及企业收购等这些专案的开展,但同样也少不了对屏幕和芯片等核心技术的投入。

      如果将这些信息整理后,我们便能很清晰地看到苹果未来的布局。对供应链有着极高追求的库克,显然希望能亲自掌控自家所有产品的核心部件供应,而不是过分依赖于三星或是英特尔。

      尤其是在这些关键零部件上。如果进展顺利,未来的苹果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推出产品。

      而且苹果显然不止希望能掌控核心技术,还有对软件体验和统一生态圈上的考虑。所以哪怕抛弃英特尔这件事有些激进,这其中也有它合理的一面。

      以目前苹果的产品情况来说,iPhone和iPad所运行的iOS系统是以ARM架构建立的,但Mac电脑的macOS生态,其硬件核心仍然是基于英特尔的X86架构。虽然苹果在近几年也推出过很多iOS和macOS系统联动使用的功能,比如Handoff特性,还有最新的文件管理体系。

      但对比Google和微软分别在Chrome OS以及Windows 10上的体验,苹果在整合行动和桌面系统上的进展其实是落后一步的。

      苹果的目标仍然是在想方设法整合自己的iOS和macOS两大系统,但实现这个目的,Mac同样需要硬件上的协助,比如说使用自研处理器来追求更低的功耗。

      但这种转换难度不小,尤其是对于广大的第三方开发者们来说,这也不算是太好的消息。苹果在2005年曾有过一段将Mac从IBM的PowerPC转移到英特尔X86平台的经历,这个过程前后持续了近五六年的时间才结束。

      纵使现在苹果财大气粗,但包袱也比十多年前更重,这种融合的过程自然谈不上轻松。此前微软的Windows 8系统双界面的策略已经证明,就算是微软这种更侧重软件系统的公司,也没办法快速的完成这种双端整合的工作,互动层面怎么解决?兼容性又怎么解决?如何缩短这段转化的阵痛期,是苹果需要正面考虑的问题。

      苹果想要包办关键零部件的供给,这件事仍然有极大的吸引力,因为这就和当年乔布斯展现出来的激进控制欲和完美主义一样:

      最好的产品必须要「一体」,不管是软件和硬件,还是从内容到行销,都应该是相互为对方量身定做的,并最终为用户体验负全部的责任。

      苹果的控制欲依旧强烈,苹果仍然希望可以掌控一切。只是在强调全球化合作的今天,苹果是不是真的可以在一条龙包办整个生产链的同时,让自己的产品保持在最出色的状态,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
九橙社致力城市更温暖、生活更精彩!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广西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广西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