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多数大人们的眼里 毒品是万恶之源 毒品=地狱、深渊、恶魔 而小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小孩子=希望、天使、美好 那么在小孩子的眼中 毒品是什么呢? 来看看这群小朋友的回答 看了图片,是不是觉得孩子们的 禁毒观念非常不错 但是并非所有的小朋友 都能了解毒品并很好的远离毒品 有歌曲唱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确实、繁华人世、灯红酒绿 各种“诱惑”难以阻挡 而毒品是其中最危险的诱惑 讲到未成年人,大家就会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 根本不会将毒品这样危险的东西 与未成年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,2015年至2018年的 《中国毒品形势报告》显示: 近年来,未成年吸毒现象虽然逐年下降 但是尚未断绝 ![]() 看到这儿 大家是否与小编一样陷入沉思 发出灵魂拷问 “孩子们在哪里接触到毒品?” “每个人都听过‘珍爱生命,远离毒品’ 为什么还有人会去吸第一口?” 本着小心假设、大胆求证的方式 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几点 ![]() 未成年在哪里接触毒品 ![]() ![]() 吸食毒品的几大因素 (一)自身原因: 未成年人心理尚不成熟,以下特征会让他们一时糊涂,成为毒品的“俘虏”: 一是强烈的好奇心理。但凡没有体验过的“新事物”都想亲身尝试,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,从而走上吸毒的道路。 二是盲目认同心理。部分未成年人不慎交了“毒友”后,为了合群,不计后果,参与吸毒。 三是追求刺激和享乐的心理。一些未成年人把吸毒看成是时尚、前卫的行为,盲目追求刺激和快感而吸毒。 四是缺乏对毒品的基本认知,诸如听闻吸毒可以减肥,吸毒可以解除疲劳等谣言而尝试吸毒。 五是无知的侥幸心理。不少吸毒的未成年人认为,偶尔在娱乐中“玩一下”没什么危害,结果“一发不可收”。 ![]() 一是家长疏于管教。放任孩子与社会不良分子交往。 二是家长行为失范。上梁不正下梁歪,家长如果吸食毒品,会给未成年子女带来不良示范。 三是家庭突遭变故。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家庭缺乏温暖等原因,试图通过吸毒麻醉自己,逃避现实。 未成年人吸食毒品 除了自己与家庭的原因以外 不断推陈出新的毒品 各种各样的毒品伪装也让人防不胜防 而吸食毒品的孩子又会隐藏 特别是早期 如果家长不仔细观察根本分辨不出来 那么怎样辨别孩子有没有沾染毒品呢? 以下几点请作参考 孩子沾染毒品最常见的迹象 态度突然转变,包括突然对以前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。 经常处于模糊的情绪中或者有不寻常的情绪爆发。 突然拒绝参加学校活动,或者开始逃课。 突然有抵触情绪,开始反抗某项规定或批评,或变得垂头丧气。 突然转变睡觉和饮食习惯,或突然体重下降。 偷窃或者频繁借钱。 药物使用证据:比如发现药物器具或闻到大麻的味道。 忽视个人形象。 经常晚归或者无视家庭规矩。 关系受挫、和家庭或朋友的关系变坏。 和新朋友关系特别好,尤其是其他可能沾染毒品者。 近年来,对于未成年人毒品犯罪 社会各界多管齐下 采取了多方位的应对措施 相关法规 1.未成年贩毒如何处理? 我国《刑法》第347条规定,走私、贩卖、运输、制造毒品,无论数量多少,都应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,并予以刑事处罚。情节严重的,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 《刑法》第17条规定,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,犯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、强奸、抢劫、贩卖毒品、放火、爆炸、投毒罪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 ![]() 吸食、注射毒品的,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,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,从轻或者减轻处罚;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,不予处罚,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。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: 禁毒教育刻不容缓 尽早向孩子表明对毒品的零容忍态度 教会孩子拒绝毒品诱惑是当务之急 一旦发现孩子吸毒 除了正视事实,及时就医 表达对孩子的爱与支持同样重要 ![]() 开展禁毒教育我们共同在行动 让我们用心灌溉,给予阳光 给孩子撑起一片禁毒绿荫 让“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”的种子 从小播种进孩子的心田 守护住孩子心中的一片净土 审核:黄华 廖瑜 |